【健康提示】汛期科普②:汛期来临,警惕这些疾病!
发布时间:2025-07-07 浏览次数:0

近日,辽宁雨水频繁,已经开启多雨模式,全省防汛专题会议指出,我省刚刚进入主汛期就遭受连续强降雨过程,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这一时期暴雨局地性、突发性强,雨量大、危害重,暴雨洪水可能会破坏正常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卫生条件,健康隐患悄然滋生,一些传染病等疾病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那么,如何科学有效防控疾病,提升我们的防护能力呢?

 什么是汛期?

 汛期,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节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地显著上涨时期。江河、湖泊洪水在这一时期明显集中体现,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自6月1日起,辽宁已经进入汛期,当前全省已进入主汛期。汛期天气复杂多变,降水频繁,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增多,洪涝、山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风险加大,易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汛期的暴雨洪水不仅会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还容易给各种

传染病制造“生存机会”。

汛期,重点警惕哪些疾病?

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病原体经口侵入肠道并引起腹泻和/或其他脏器及全身性感染的一类疾病。如霍乱、伤寒和副伤寒、痢疾、甲型肝炎、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等。这类疾病的发生往往与灾后环境卫生状况不佳、水源污染严重,以及灾民忽视饮水或饮食卫生密切相关。

预防:认真做好“三管一灭”(即管理好饮食、管好水源、管好粪便和消灭苍蝇)。

 

自然疫源性疾病

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长期存在、在野生动物间流行,并在一定条件下会感染人类的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洪灾后需要重点预防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有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血吸虫病、鼠疫、炭疽、布鲁氏菌病等。

预防:做好防鼠灭鼠、防蚊灭蚊的工作;家养动物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对猪圈、马厩附近的蚊虫孳生地要定期进行药物处理;钩体病和血吸虫病的疫区做好灭螺的工作;避免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接触疫水。

 

皮肤病

洪灾时期,人们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加之此时气候温暖湿润,细菌滋生,蚊虫肆虐,且卫生条件差,皮肤瘙痒、红疹、水疱、局部感染和溃疡等事例多发,如湿疹、皮炎、荨麻疹等。

预防:家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外用防护剂;外出时喷洒驱蚊剂,进入灌木丛、草地等蚊虫较多区域建议穿长衣长袖,扎紧袖口裤管、避免和他人共用个人物品;尽量避免周围的环境损伤皮肤,比如高温高湿环境,或者日光暴晒等。

中暑

洪涝灾害发生后,由于灾区居住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生活直接暴露在阳光直射条件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容易出现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等症状,极易发生中暑。

预防:定时喝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多喝加淡盐的温开水;合理饮食,饮食以清淡为好,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的食物,多吃凉性蔬菜、苦味菜、各种瓜类;保证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健康教育,减少不必要的活动。

做好个人防护,防病不恐慌!

01 注意饮水卫生

不喝来源不明或者受污染的水,要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器具必须干净,并经常倒空清洗;临时饮用的井水,一定要进行消毒;保护好饮用水水源及周围环境,不要在其附近倾倒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粪便。

02 做好食品卫生

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开;不吃剩饭剩菜;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产品;不生吃水产品;对于瓜果蔬菜,生吃时一定要用洁净水洗干净,少吃或不吃凉拌食品。

03 注意环境卫生

对被水淹过的房屋进行彻底地清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不随地大小便、不乱扔垃圾;及时清理积水和淤泥,减少蚊蝇孳生;及时处理动物尸体,如深埋或焚烧;积极配合政府开展防治蚊蝇鼠的爱国卫生运动。

04 注意个人卫生

勤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不用脏手揉眼、口、鼻。不与他人共用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做好伤口护理,保持伤口清洁,避免接触洪水,减少感染的风险。

05 关注自我健康

发热、呕吐、腹泻和皮疹可能是传染病的早期信号,洪涝灾害期间,一旦出现这些症状,要尽快就医。

06 保持乐观心态

人在洪涝灾害中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严重的会引起心理疾病。任何灾难最终都会过去,保持乐观心态,有助于积极应对,重建家园。

安全贴士

汛期来临,需强化防病意识,

尤其要关注环境、个人及饮食卫生。

若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来源: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大洼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210003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19013029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2102000041号

联系电话:0427-3530118

foot_img_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