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_img.png

盘锦市大洼区关于开展重点产业链培育提升行动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22-03-03 浏览次数:622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提升我区产业链发展水平,推进产业基础集群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加快推动头部企业本地配套,全面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全面、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立足维护“五大安全”,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深入推进产业链建链、补链、强链、延链,打造规模大、结构优、创新强、质量高的现代产业集群,勇当盘锦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先行区排头兵,全力实现大洼振兴崛起、勇争排头的奋斗目标。

 

主要目标


建设一批具有战略性、标志性、引领性的高质量项目群,推动产业链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打造以头部企业为主体、链条企业众星拱月的产业集群生态圈,形成扎实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生动画面和宏大场景。到2025年,聚力提升石化及精细化工、医疗卫材、粮油生物科技等3条具备基础优势的头部企业产业链;着力培育高端能源装备制造及油服、数字经济、现代物流、文创旅游、绿色低碳等5条具有较强成长性的新兴业态产业链,加快推动产业链从“零散”到“链式”的突破,从“链式”到“集群”的提升。

产业链规模明显提升。到2025年,在发挥头部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方面先行,8条重点产业链产值争取达到300亿元,辐射带动重点项目超过100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亿元。3条头部企业优势产业链产值力争达到180亿元,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80%,筑牢工业强区根基;5条新兴业态潜力产业链产值力争达到100亿元,形成新的产业梯队。

头部企业本地配套率大幅提升。到2025年,在引育上下游配套企业方面先行,签约产业链项目100个以上,百亿级头部企业力争实现突破,十亿级头部企业超过5家,乙烯、丙烯、碳四、芳烃等主要化工原料的下游深加工参与度超过40%,“头部企业+骨干型企业+高成长企业”雁阵梯队持续壮大。

产业承载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在打造高品质产业集聚区方面先行,盘锦临港经济开发区形成1-2条头部企业优势产业链,工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六个一体化”水平明显增强,链式整合、集群带动能力显著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到2025年,在建设功能性研发平台方面先行,8条产业链“雏鹰”“瞪羚”企业达到18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0家,头部企业优势产业链配套创新平台超过10个,培育1个国家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产学研联盟取得实质性突破、利益联结机制全面建立、科技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重点任务


聚焦提升头部企业的配套集成能力、共生发展能力和综合竞争实力,深化实施六大专项行动,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施头部企业本地配套专项行动

●围绕头部企业开展配套服务

立足全市和辽滨经济开发区,依托辽河油田、兵器华锦、宝来集团、中储粮等全市重点头部企业,积极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大本地头部企业培育力度,支持禹王无纺布、光合水产等头部企业增资扩产,稳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按照研发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对产业链上下游拉动作用大的标准,建立区级头部企业清单,建立围绕市、区头部企业核心产品服务机制,征集梳理我区石化及精细化工、粮油生物科技、医疗卫材等主导产业头部企业攻关需求,搭建科研机构对接平台。评选头部示范企业和示范镇街(经济园区),促进我区头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发挥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功能和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产业链配套企业集聚高端发展

鼓励区级头部企业发挥“领头羊”作用,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终端产品及其配套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打造立足区域、辐射全国的“三新”产业集群。加强成片产业用地整备,优先保障头部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用地用房需求,建设高品质产业集聚区。围绕兵器华锦、巴赛尔、宝来新材料等市级头部企业,建立乙烯、丙烯等资源本地利用项目招引机制,促进石化产业转型升级,以推进石化产业高端化精细化发展为导向,重点支持亿方石化、瑞斯特石化在石化助剂产业上研发新产品,发展精细化工;持续招引乙烯下游产品,尤其是新型塑料薄膜、改性塑料、超高分子塑料管材等塑料深加工产业,推动化工产业向高端、高质、高效发展,全面提高产业竞争力。

●强化上下游前后端链式服务

完善“链长制”,健全“链主企业+微产业链”,针对每家头部企业成立链式服务专班。梳理头部企业所在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清单,加大全链条扶持力度,围绕产业链和供应链堵点、难点问题,提供定制化、专业化、贴身化政务服务,切实做到“一企一策”“一链一长”。加快推动医疗卫材特色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产业,建立健全特色医疗卫生全供应链,重点围绕盘锦禹王无纺布项目构建下游产业链。

 

 

实施产业链项目引建专项行动

●打造区域特色的高质量项目群

围绕“一个中心区、五个产业区”,开展“投资项目年”活动和“三争取”工作,持续谋划推进高质量项目。强化项目“赛马”“晾晒”机制,定期通报引建成果,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从“头部企业项目筑根基、配套项目补短板、新兴产业项目调结构、基础设施项目提品质”四个方向,建立“一库三清单”,形成百亿元以上规模的项目盘子,实施动态管理、滚动推进,打造百亿领航、十亿支撑、亿元集聚的项目方阵。

●围绕产业链条精准招商

针对8条产业链的关键、薄弱和缺失环节,研究编制产业链全景图、招商地图,制定各产业链可招引头部企业清单和配套企业清单,实施挂图作战、按图索骥。围绕现有头部企业上下游、产供销进行定向招商,开展政企学研联动精准招商,引进一批技术先进、竞争力强的新的“链主”企业和行业骨干企业。紧盯产业链细分领域和关键节点,突破一批强链补链延链项目,拓展延伸石化及精细化工、粮油生物科技、医疗卫材等重点产业链条,加快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串的集群效应。

●创新服务引智招商

发挥生态宜居对人才在洼安心安身安业重要作用,健全高效便捷的产业链人才引进培育机制,持续开展“双走进”活动,以“带土移植”方式一体引进项目、团队和技术,推动人才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每年组织产业链重点企业负责人赴发达地区培训学习,邀请领军企业家、专家教授来我区授课讲学、对接交流,在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上接轨。推行高端科技人才引进“一事一议”制度,形成吸引优质企业和优秀人才来洼的综合生态系统,确保各类人才“愿意来、留得住、用得好”。

 

 

实施园区提档升级专项行动

●明确园区产业链发展定位

坚持“工业强区”理念,树立“大临港”思维,临港经济开发区全面全方位与辽滨经济开发区实现产业同城、区域协同,各镇街工业集聚区聚焦头部企业配套和产业链条延伸,全力打造石化及精细化工、医疗卫材、粮油生物科技产业集群发展体系。

●提升园区要素保障和载体支撑能力

制定园区产业规划定位、创新平台、产业项目、体制机制、发展形象等方面标准,加快打造“五好园区”。推动园区原料产品项目、公用工程物流、环境保护生态、智能智慧数据、安全消防应急、管理创新服务等“六个一体化”建设,打造产业链条集聚、物料平衡、协同高效、设施完善、循环低碳、智能便捷的高水平园区。

●加快推动园区兴办模式、管理方式和资源配置转型

落实园区管理机构整合方案,加强园区职能和属地行政区联动、融合、一体化,深化“园区管委会+公司”运营模式,理顺园区“内外”“条块”职责关系,支持园区聚焦主业主责。严格按照能耗、环保标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动“标准地”供地改革,强化产业链、创新链优质项目落地服务。健全以投资强度、单位能耗、亩均税收等指标为核心的园区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园区干部队伍建设,坚持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选优配强、提拔任用懂经济、敢担当、善创新的优秀干部人才。

 

 

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专项行动

●加快建设创新平台

支持企业面向产业链共性关键核心技术需求,布局建设功能型研发测试平台、产业生态平台和政产学研用创新平台,联合上下游共同开展配套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创建一批国家及省级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每个重点产业链建设1家市级以上重点研发机构,头部企业全部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

●积极推进创新合作

以企业为龙头,以科研院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和利益联结机制,实现重点产业链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全覆盖。打造分行业产业联盟体系,鼓励禹王无纺布、万鑫富利等头部企业通过产业链整合、关键技术掌控、股权并购等方式,引入强链延链补链企业,组建新型产业联盟。支持头部企业通过“揭榜挂帅”、协同攻关等模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原始创新和前沿探索,解决一批“卡脖子”难题。搭建公共技术创新平台,加强与中科院、大连理工大学等院校合作,探索建立产业技术联盟,迭代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实施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

●适度超前开展新基建

夯实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底座”,完成5G公共基站建设任务,在石化产业(油服)人工智能巡检系统、数字化应用、无人机应用、智能专家系统等方面寻求突破。支持头部企业开展行业级、区域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

●推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

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积极推动5G+智能工业控制、智能机器人、智能生产辅助系统、智能仓储和物流、工业机器视觉、VR/AR等应用场景。推动企业内部工业网络、控制系统、管理软件和数据平台等各类资源集成整合、互联互通。

 

 

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专项行动

●健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实施产业链企业“小升规、规升巨、巨转股、股上市”工程和“千人助千企”专项行动,按照头部企业、骨干企业及专精特新企业三类对象,滚动建立产业链优质企业培育库,加大市场、资金、政策、人才精准对接扶持和股份制改造力度,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枝繁叶茂”的发展态势。

●推动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共赢发展

组织“链主”企业根据自身关键原材料、关键零部件以及质量管理、追溯服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采购分销等配套服务需求,形成“主要配套产品、服务需求清单”。全面摸排在链骨干、专精特新企业主导产品、产能规模、拟配套对象等信息,形成“产品、服务供给清单”。定期开展供需对接撮合活动,形成头部企业带动、大中小企业紧密配合、市场主体量质双提升的发展格局。


 

工作机制

 

坚持以解决企业项目“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打破常规、先行先试,从四个方面构建一整套产业链培育提升的新体制新机制。


创新政企“双链长”推进机制

成立重点产业链培育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各产业链“链长”由区级领导同志和头部企业负责人担任,建立产业链“周走访”“月会诊”“季拉练”机制,协调解决产业链共性问题和重大事项。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展改革局。


创新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

建立“企业家接待日”和企业家顾问制度,健全完善“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快速反应机制,对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听懂所思所想、了解所需所盼。


创新产业链项目招引机制

建立头部企业推荐制度和政企学研联动精准招商机制,健全联合评审机制、利益分享机制、项目退出机制,鼓励跨区域流动,提升项目统筹协调服务能力。

 

创新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

全面建立“一班、一法、三机制”,创新“两图三抓”,发挥“链长+项目管家+店小二”作用,拓展高质量项目“五类同推”模式,健全从项目对接洽谈到建成投产的全周期服务链条,强化对头部企业和配套项目精准服务。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大洼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000033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19013029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2102000041号

联系电话:0427-3530118

foot_img_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