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_img.png

大洼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提案:第14号——《关于发展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11-27 浏览次数:540

尊敬的李相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农业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已收悉,我区始终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号工程,成立了盘锦市大洼区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下设9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组,全面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制定了《盘锦市大洼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0年)》及乡村振兴战略产业振兴规划、人才振兴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等九个专项规划。现就您提出的建议,做如下答复:

1、强化乡村产业振兴财政保障力度,完善乡村振兴政策保障。一是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落实国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补助政策,公共财政投入优先保障农业和农村发展,持续增加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综合运用国家和省产业引导基金、以奖代补、财政贴息、信贷担保等支持措施,吸引金融资本投入乡村振兴。二是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土地整治专项资金。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进一步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用好省域内易地补充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统筹和利益调解机制,资金收益用于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三是引导社会资本投入。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担保贴息、民办公助、风险补偿等措施,撬动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四是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普惠金融重点要放在乡村。引导银行机构优化贷款结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规模,更多支持现代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园、农业龙头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农户生产、农村创业创新、农村人居环境等薄弱环节,满足“三农”发展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2、突出人才振兴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强化乡村振兴人才保障。一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和经营者队伍培育。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为引领,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创新培训机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龙头企业、中高等农业院校、科研机构等主体承担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用得着、留得住”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二是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承接农业系列高级职称评审权限。对到乡村和企业挂职、兼职和离岗创新创业专业技术人员,在职称评定时与在岗人员享有同等权利。继续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等重大人才工程,注重选拔农村、农业生产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组织实施“三支一扶”计划,鼓励人才向农村流动。继续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建立分级分类培训机制。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遴选一批特聘农技员从事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是培育壮大新乡贤队伍。进一步明确“引贤下乡”工作的行动路径,支持高层次人才来乡,引导能人回乡,推动知青返乡,吸引企业家兴乡,促进高校毕业生联乡,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壮大新乡贤队伍,促进城乡资源要素互动,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助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四是健全人才成长机制。探索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吸引大洼籍各类人才回归乡村,建立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措并举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鼓励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技工院校开设涉农专业,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五是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对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的人才,加大爱岗敬业表现、实际工作业绩、工作年限等评价权重。健全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评价制度,分层级、分地区、分类型制定农村实用人才评价标准,完善教育培训、认定评价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制度,对农业技术推广、带头致富、脱贫攻坚、发展经济、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人才及贡献增加权重评价。

3、培育壮大村级经济,推进村级经济发展。一是充分利用深化农垦改革成果,把发展壮大村级经济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因村施策,走土地经营型、盘活资产型、产业服务型、服务企业型、乡村旅游型、股份合作型、政策项目型、电商助推型、能人带动型等多种壮大村级经济发展路径,增强村级自我发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二是依托水稻、河蟹等特色优势农产品资源和“一村一品”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中央厨房、主食加工、农产品副产物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推进盘锦大米集团“米糠油”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建设,带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三是实施“引贤下乡”工程,实现高层次人才来乡、能人回乡、知青返乡、市民下乡、企业家兴乡、高校毕业生联乡,建立创业就业服务平台,强化信息发布、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加大政府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对农民创业支持力度,中小企业专项资金要按规定对农民工和大学生返乡创业予以支持。实施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行动计划,开展百万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引导有志投身现代农业建设的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村大中专毕业生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

4、加快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延伸乡村农业产业链条。一是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机制。有效整合产业链、显著提升价值链、努力优化供应链,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以产品为依托,发展订单农业和产业链金融,开展共同营销,强化对农户的技术培训、贷款担保等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龙头企业、配套服务组织集群集聚。推进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保底+分红”等形式增加农民收入。引导二三产业向区域重点镇街及产业园区集中,推动农村产业发展与新兴城镇化相结合。二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立足全域旅游,优化配置全域资源。利用大洼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把美丽乡村建设优势转化为乡村旅游产业优势,依托“互联网+”、“红海滩+”和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多城联创”成果优势,“盘锦大米”、“盘锦河蟹”等农业品牌优势,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等,把大洼特有的知青、农垦、渔雁文化融入旅游,提升我区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构建“资源优化、空间有序、产品丰富、产业发达”的乡村旅游集聚区,牵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三是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农村电商公共服务和仓储配送体系建设,为农产品网上销售提供产品检测、包装、营销策划、仓储配送、金融保险等公共服务;推动农产品商品化、品牌化、电商化;开展农村电商培训,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完善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电商公共服务体系。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四是建立健全创新创业体制机制。依托全市的盘锦大米、盘锦河蟹两大产业联盟,推进产学研合作,实施以联盟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加速资金、技术和服务扩散,带动和支持返乡创业人员依托相关产业链创业发展。依托乡村振兴产业园,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支撑服务平台,健全服务功能。让乡村振兴产业园成为引领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孵化基地。五是打造区域特色农产品品牌。利用“中国好粮油”、“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辽宁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一名”等品牌优势,提高“盘锦大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强“盘锦大米”品牌,实现优质优价。加大“盘锦河蟹”、“盘锦碱地柿子”、“盘锦河豚”、“盘锦泥鳅”等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推广力度,实现全区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牌经营。

感谢您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对我局工作给予支持。

 

 

盘锦市大洼区农业农村局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大洼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000033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19013029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2102000041号

联系电话:0427-3530118

foot_img_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