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_img.png

对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关于加大辽河右岸文化生态保护的提案》第16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2-10-31 浏览次数:2

市政协文化和文史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大辽河右岸文化生态保护的提案》已收悉。对此,我区予以高度重视,专门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对你们提出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非常认同,为此,我区进行深入调研分析,现结合全区实际,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盘锦市大洼区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尤其是大辽河右岸,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这里遗址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文化相对聚集,可以说是盘锦地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近些年,我区高度重视对大辽河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非遗工作情况

一是非遗名录体系不断完善截至目前我区公布九个批次非遗名录105个非遗项目。其中,“古渔雁”民间故事、上口子高跷2项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二界沟排船制作技艺、小亮沟苇编等6项列入省级名录项目;盘锦苇画、荣兴朝鲜族农乐舞等28项列入市级名录项目。通过建立相对完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进一步明确了重点保护对象和保护内容,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了法治化管理轨道。

二是非遗保护机制不断健全在工作中,我鼓励县级以上的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家带徒授艺,培养继承人,通过常年组织开展展览、展演、讲座和培训等活动,不断扩大“非遗”项目的影响力,增强传承人和民间艺术家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吸引更多的年轻艺术人才投身到非遗保护中来积极做好国家级、省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创建工作,切实做好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奠定基础。  

三是非遗宣传工作不断拓展坚持经常性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等系列文旅活动,促进非遗传和保护工作良性发展。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和传统节日,通过各级媒体、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宣传媒介,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非遗展示展演等活动。已连续三年组织非遗项目参加中国·盘锦乡村振兴产业博览会,进一步扩大非遗项目的知名度。

四是非遗文化传承不断发扬我区历来重视非遗产业发展,不断扩大非遗项目规模,形成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田庄台“美食文化”的掘、保护和利用,推田庄台小吃的项目化、产业化发展,带动了食材、包装、文化旅游等系列产业链条发展。打造以“农”字为特色的农耕文化游、农业科普游、农庄休闲游、农家体验游和农村生态游,构建了集休闲观光、农耕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链,实现了乡村文化助力农旅融合。加快辽河口文化多元融合,开展了稻草艺术节、插秧节、开海节、冬捕节、红海滩海泥节等活动,涵盖了稻作文化、渔雁文化、湿地文化等不同时期大洼“利水文化”的精髓农垦民俗博物馆、红海滩湿地科技馆等各种形态场馆,更是将大洼多元化的“利水文化”长久保存下来。

(二)文物管护情况

目前我区共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2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甲午中日战争田庄台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分别是:田庄台水上警察一分队旧址、盘锦农垦局旧址、田庄台抽水站旧址、台子前烽火台明长城、西榆树台烽火台明长城、大平房烽火台明长城、辽河油田第一口探井、新开河人工运河、大堡子城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这些文物绝大多数分布于大辽河右岸。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我区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策支持,努力构建独具大洼特色的文物工作体系。重点推进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1、积极对上争取资金,推动对大辽河右岸文物保护与传承。

一是继续完善甲午战争田庄台遗址建设项目。目前已争取到省级安防资金50万元,年底前将对甲午战争田庄台遗址的安防工程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同时,我区还计划争取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350万元,用于修缮相关设施,完善历史陈列馆等;

二是全力推进盘锦农垦局旧址保护修缮工程。盘锦农垦局旧址是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市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要革命文物。目前已争取到省文物保护专项一期修缮资金500万元,主要用于恢复旧址合围式建筑1785.96平方米以及院墙465米。该项目目前已完成全部修复工程的80%,计划9月底全部完工。第二批修缮项目已经完成立项,计划申请财政资金600万元,对农垦局旧址四周10栋文物单体以及配套设施进行修缮。待工程完工后,我区将积极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是加快推进田庄台抽水站修复项目。该抽水站旧址位于田庄台镇一面街东北部,大辽河下游西岸,距库二线公路200米。系日伪“开拓总局”于1939年修建。该项目计划争取资金350万元,目前勘查设计已经完成,待专家评审后即可拨付资金付诸实施。

2、积极推进革命文物合理利用

一是强化革命文物的地域性。切实健全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加强政策配套,不断强化革命文物的地域特色。

二是促进革命文物与文化旅游相融合。以田庄台甲午末战遗址、盘锦农垦局旧址、辽河油田第一口井等革命文物为重点,进一步挖掘整理区域内的革命遗址、遗迹,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基地。

三是扩大革命文物的社会影响力大力加强革命文物的宣传与推广,不断提升革命文物的保护层次。不断提高革命文物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3、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的教育功能

依托甲午末战田庄台遗址陈列馆、田庄台抽水站旧址、田庄台水上警察一分队旧址、辽河油田第一口井等文物场馆设施,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发挥革命历史文物的教育功能,激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精神力量,促进我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下步工作措施

近年来,尽管我区对于文化遗产和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做了许多富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认真研读贵委所提的建议后,我区觉得仍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保护生态的问题及对策。

一是保留特色村屯,为大辽河右岸文化发展铸基。强化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观念,按照《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依法保护文化空间。构建大辽河右岸文化生态保护带,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大对大辽河的管理与保护工作,严格清除河道“四乱”问题,以自然恢复为主,适度结合人工修复,保护提升辽河右岸生态功能。恢复和营造沿线有利于文化遗产和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自然环境、民俗文化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积极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延续大辽河的历史文脉,留住传统居落的乡愁。

二是促进文化生态产业,为大辽河右岸文化发展铸魂以推进文旅深度融合为主要抓手,结合传统村落保护、文化和乡村旅游线路培育等工作,引导各地合理利用乡村文化遗产资源,鼓励在传统村落内合理开展乡村旅游、休闲度假、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技艺加工制作等生产经营活动。积极整合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及新闻媒体等多渠道、多角度、立体式宣传推介少数民族特色饮食文化,做大少数民族饮食文化品牌。在原有三产融合、乡村文明振兴、文旅融合的基础上,多形式、多举措,促进特色村屯尽快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是加大宣传保护传承,为大辽河右岸文化发展助力努力提炼具有大辽河区域文化基因和当代价值,持续推进节庆载体保护河口文化,坚持举办田庄台庙会、二界沟开海节、插秧节、农民丰收节等民俗文化节,以生态的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借助新媒体平台,拓宽科普、研学、文旅宣传推广等渠道,传播生态理念,营造多方参与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保护传承弘扬辽河文化提供力量,以实际行动谱写辽河右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二)机制联动的问题及对策

一是建立了联席工作会议制度。成立大辽河文化保护领导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属地政府、水利、市场监督管理、生态环保、自然资源、文化旅游、民族宗教等各行政部门为成员单位,联合审议重大决策、重大问题,沟通协调、研究解决推进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做到技术保障、资金保障、机制保障,制定专门的“新农民”人才引进、文化产业技术成果转换、发挥金融杠杆作用等政策,将多部门政策效力最大化。后续,我区将继续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工作沟通协调,互通信息,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相关部门定期汇报大辽河右岸规划、开发、建设和使用情况,形成高效运行的长效工作机制,共同推进大辽河右岸文化生态保护工作。

(三)保护人群的问题及对策。

一是加强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广泛开展返乡创业人员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通过各类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向返乡人员宣传就业创业政策,鼓励引导返乡人员就业创业。使非遗传承、民族村生态得以延续、社会人文环境及少数民族文化得以存续。

二是营造创业氛围,落实奖补激励。强化就业创业激励措施,对符合政策规定的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岗位补贴、技能培训补贴和生活费补贴。   

三是落实创业政策,开展评选活动。有政策、有项目,更要有好的载体,才能吸引外出人员返乡。我区将积极开发引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项目,创建示范园区,开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评选活动,加大对返乡创业人员的帮扶力度,鼓励他们把资金、技术留在家乡,为大辽河文化的传承发展贡献力量。 

四)非遗项目强化问题及对策

一是强化非遗项目挖掘整理。深度挖掘现有非遗项目,包括特色典型村落布局、传统民俗活动等区域性项目,挖掘发现一批优秀项目申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不断提升我区非遗项目层次。

二是强化非遗“文创基地”建设。充分利用苇艺草编及传统手工艺等辽河口地域文化资源,依托稻作人家等各类特色基地,打造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非遗文创基地”模式,推出特色文化遗产创意品牌,持续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强化文物创意产品研发。深度挖掘甲午末战遗址群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稻作人家等各类博物馆馆藏资源,鼓励采取合作、授权、独立开发等多种方式,推动文物创意产品的研制开发,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向社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展示着大辽河文化的深厚底蕴。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区将继续结合我区地域文化特色,加大工作力度,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创新务实,细化工作措施,在保留特色乡镇的同时,进一步深入挖掘域内的遗址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自然资源,全力推动大辽河右岸文化生态的保护工作。

最后,感谢你们对大洼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

 

 

盘锦市大洼区人民政府

上一篇: 没有了
foot_img_01.png

主办单位:大洼区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盘锦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2111000033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19013029号-1 辽公网安备 21112102000041号

联系电话:0427-3530118

foot_img_0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