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走进大洼 >动态要闻

难以忘却的记忆符号——全域旅游之东风镇

当一座城镇,成为记忆的符号,其历史的厚重,可见一斑。大洼区东风镇,就是这样的一座城镇。
  这里是张学良的故乡,是辽河油田发现第一口油井的地方,这里有百年古刹,有让人流连忘返的民宿。这里是让 人交口称赞的地方。
  “帅乡”——一代枭雄的故里
  东风镇以“帅乡”被人熟知。
  在东风镇叶家村张家店屯东南250米处的荒碱滩上有一座坟茔地,名为张氏墓园。
  张氏墓园是张学良起的名称,亲笔题的字。在张氏墓园的门口一块花岗岩石碑背面,有这样一段文字:“张氏墓园系爱国将领、千古功臣张学良之祖墓,其高祖张永贵、曾祖张发、祖父张有财、二伯父张作孚等均葬于此。”
  相传此墓地之所为“龙脉”。1912年,张学良之父张作霖任中华民国陆军二十七师中将师长时,其二伯父张作孚在镇安县(即今黑山县)当预警总长,在讨匪中阵亡。其父决定把他二伯父的灵柩运回故乡安葬。身为中将师长的张作霖,想到他父亲的孤坟在盐碱滩上已多年没有祭扫,祖坟也没祭奠过,便携妻带子,荣归故里,要选择新坟地埋葬他父亲和二哥,并祭奠祖先。当年特从沈阳请来一位风水先生选择新茔地,以期后代升官发财。风水先生四处察看地势,对张作霖讲:“先大人(张有财)的坟地选得太好了,从西北到东南是一条‘龙脉’,而且先大人正葬在‘龙脊’上,定主后人大贵。”张作霖听后,回忆自己离开家乡在外这些年,真是飞黄腾达,相信了风水先生的话,就决定把自己的二哥也埋葬在这“龙脊”上。
  因年久失修,2000年6月,大洼县(区)政府决定对张氏墓园进行一次较大的修缮,盘锦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在已修缮的墓地前面5米处的油漆路两侧,各立一根高2.5米,直径30厘米的花岗石柱,柱顶雕着一只望天犼,仰望远方。石柱中间刻着一幅楹联:“前人卧一方瑞地,后世出千古功臣。”
  据了解,张氏墓园将被改建,改建后命名为张氏陵园,已由鲁迅美术学院设计完毕,将在近期动工。
  东风镇党委书记孙大庆介绍:“张氏陵园将是我们的一个点,依托东风镇深厚的历史,我们将打造一条属于东风镇的旅游线路。”
  “辽一井”——油城的地标
  在这条旅游线路上另一个极其重要的点,是黄金带村的“辽河油田第一口探井”所在地。
  1964年2月,国家地质部第二普查大队在盘锦市东风农场西黄金带村踏勘井位,确定了“辽一井”的位置。当年,地矿部3207钻井队百余名钻井队员人拉肩扛,运来一批批生产物资,竖立起荒原上第一个钻塔。“辽一井”于1965年2月15日完钻,井深2720.48米。
辽河油田的第一口探井——“辽一井”,已被列入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这是“辽一井”在2006年被评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精神教育基地”之后的又一殊荣。
  “如何看待辽河油田的第一口探井这笔价值连城的财富?我们当然要珍藏、展示,但这并非全部。”东风镇负责旅游工作的人员介绍。
  据了解,“辽一井”旅游项目正在规划设计中。此次规划设计,不仅满足于对历史辉煌的记忆与展示,更要深入挖掘其所具有的文化意义,成为教育和鼓舞油田人积极奋进、再创辉煌的精神驱动力,拓展其品牌的价值维度与深度,把蕴含于其中宝贵的工业文化资源进行提升和表现,并与盘锦的城市形象与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成为东北地区最具鲜明定位与形象的工业文化展示基地。
  而在东风镇的旅游线路规划中,除了张氏墓园和“辽一井”,还有驾掌寺村的缘起于清朝中叶的“天圣宫”,以及驾掌寺村北依鱼塘而建的民宿。“闲来垂钓碧溪上”,偌大的民宿庭院,可休闲娱乐,可品农家珍味,可览碧水蓝天。
  浓郁的历史氛围,留给人的不只是美好,还有时代的记忆。来到东风镇,你会发现,东风镇的美,并不张扬,它美如岁月长河中的一处繁花,静静开放,等待有心人来观赏。(余修宇)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军民鱼水情深 双拥持续发展
下一篇: 致全区市民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