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走进大洼 >动态要闻

全域旅游之赵圈河镇

这是一处湿地资源得天独厚的地方:红海滩遍地尽绯、芦苇荡碧波浩淼、万计候鸟栖息流连……
  这是一座民俗与人文底蕴深厚的小镇:塘铺文化独一无二、知青情结穿越时空、草编苇画心口相传……
  赵圈河镇,这座生态与繁华和谐共存,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文化小镇,正展开画卷,浓墨重彩地描绘着文化旅游建设的新图景。
  特色底蕴酿出文化“美景”
  芦苇画、蒲草鞋、草编榻榻米……论起赵圈河人对蒲草和芦苇的感情,恐怕要追溯到这片土地升起第一缕的炊烟。那时人们穿的是草编鞋,睡的是苇织席,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坚韧、乐观地耕耘着,成就了今天的全国美丽宜居小镇。天长日久,这种代代相传的手工编织技艺不再局限于满足当地百姓日常生活需求,而是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受到广大游客的青睐。
  今年,赵圈河镇立足自身优势,依托自然禀赋,深挖文化底蕴,找准突破口,以大洼区全域旅游建设为契机,鼓励民间手工艺人进行沟通创新,将传统文化外化为旅游资源,让游人在观赏湿地美景之余,领略到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
  几捆苇杆,一把绣花针,半管环保胶水,加上木制工具……这些看似寻常的小物件在赵圈河镇居民李英学的手中被赋予了新的用途。轻轻用针剔出苇杆的毛刺,按照图样进行深度创作,几天时间,一幅霸气外露的狮子觅食图就诞生了,神态逼真,立体感十足,一眼看去,竟分不清是画还是实物。作为这种艺术技艺的创始人,李英学给它取了一个形象的名字——撕毛苇画。“现在会芦苇画的艺人太多,而我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的生命力。”李英学这样说,也正在朝着这个目标努力着。他在自家院子里建起了生产间、展览厅、工作室,希望能够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撕毛苇画的制作当中来,形成一项新的产业,以满足游客与日俱增的需求。
  除了草编苇画,赵圈河镇还隐藏着一项鲜为人知的陶瓷技艺。49岁的高景远是盘锦地区民间烧制技艺的典型代表,他的陶瓷作品取材于赵圈河百姓生活的场景,“东北四大怪”、“民间嫁娶”等系列作品真实地反应了当地的民俗特色,令人眼前一亮。
  给民宿注入民俗灵魂
  “缺少了民俗的民宿就像没有灵魂的木头人,即使外表精美至极,但终究空洞,没有内涵,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给这个木人注入灵魂,让他充满活力。”秉承着这样的理念,赵圈河镇以“民俗民宿特色村”为核心,对全镇村屯的定位进行升级,赋予其民俗文化内涵。毗邻“醉美湿地”景区的北圈河村小五队成为了该镇试点村,以“渔牧文化特色村”为主题进行建设,率先打造“民俗民宿特色村”,带动其他村屯民俗民宿旅游发展。
  赵圈河镇以游客体验式趣味式活动为内容,对小五队的86户民居进行产业划分,涉及苇编、草编、苇画、美食、陶艺、农耕等多个领域,全方位展示当地特色民俗文化,让游客住得舒适、玩得开心。为保障游客和村民的权益,该镇采取公司化运营、统一管理模式,成立了镇文化旅游管理中心和村民宿协会,激励具备接待能力、符合规定条件的村民入会,接受公司管理。当游客权益受到侵害时,由协会出面进行调解和惩处,避免出现欺客、宰客等行为,提升民宿美誉度。
  目前,赵圈河镇已与浙江远见旅游设计公司达成合作,引入“政府+公司+农户”的三家合作制,由政府进行监管服务,公司设计、施工、运营,农户所有,确保主题民宿村建设不走样,游客入住率不走低,服务品质不止步。同时,该镇干部职工真正将思想认识统一到民宿发展上来,多次带领村民走出去进行考察,学习民宿发展的最新理念,并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对村民进行技艺和服务培训,增强村民发展民俗民宿旅游的信心。
  吃住游玩上档升级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还以为市场上卖的李子都是大棚里出来的。”7月12日,兴隆台区居民李红丽来到赵圈河镇园林村采摘,“虽然个头不大,但是味道真不错,和市场一个价,好吃不贵。”红艳艳的李子、绿油油的酥梨……眼下,正是各类水果成熟的时节,久居城市的居民在闲暇之余来到乡村采摘也不再仅仅满足味蕾需求,更多的人是为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园林村村民石国山和老伴一起经营着30余亩的果园,他指着一棵被李子压弯枝头的果树说:“现在正是小李子采摘的时候,过几天还有不同品种的李子相继成熟,然后就是茄子梨、苹果、山葡萄,从今以后,随时来,随时都有果子可以摘。”
  奶奶用过的搪瓷缸,爷爷使过的铁爬犁,父亲弹过的脚踏风琴……这一件件具有时代气息和乡土味道的物品就陈列在赵圈河镇知青岁月博物馆展厅中,无声地诉说着父辈们“天当被,地当床,百里荒原摆战场”的万丈豪情,记录着那段镌刻着青春年华的知青岁月。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意气风发的少男少女已是满头银发,但关于知青生活的记忆,却愈加鲜活。为此,他们带着儿孙重返赵圈河,在展品中追忆往昔,在知青饭菜间回味青春,在火炕上畅谈今朝的变化……知青总部,不仅是一处建筑,更承载了无数知青的眷恋和牵挂。
  “刚送走两个北京来的小姑娘,客房还没来得及收拾。”29岁的杨洋是赵圈河镇兴盛村村民,目前和丈夫一同经营着“志辉农家院”,主要接待来自北京等地的游客。杨洋说,院里共有6间客房,从5月末开始陆续有客人入住,去年仅住宿收益就达近7万元,所以今年对房屋进行了重新装修,期待更多的游客住进来。据了解,赵圈河镇充分发挥兴盛村临近红海滩国家风景廊道的区位优势,积极鼓励当地村民发展农家院,并对每户民居的屋顶进行改造,铺设彩瓦,统一了风格,一眼望去,竟满是乡间别墅的味道。“让人家住得好,也要吃得好不是?”杨洋说,“我们正准备申请在村里开一家饭店,专门做苇塘虾、苇塘蟹等特色菜,用赵圈河自身魅力留住更多的游客。”
  文化是帆,旅游是船,文化之帆越强,旅游之船越快。如今,赵圈河镇正扬起千帆,助推全域旅游破浪前行。(张乾)

关闭 打印
上一篇: 盛夏旅游无水不欢 大洼“冰爽盛宴”开席
下一篇: 凤城市、大梨树村考察团莅临大洼区考察